事后,就有朋友来讨论,我们发现这些年,许多行业都经历了激烈的竞争,格局也都有不少变化。于是,我就打算开个小系列,系统地聊一聊一些行业竞争格局是如何形成的,未来会如何变化。本系列不会聚焦太多故事细节、以及技术细节,更关注塑造竞争格局的要素是什么。
提起面板,许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,但提起屏幕,那就是稀松平常的产品。屏幕就是基于面板来生产的,面板质量的好坏,决定了屏幕的显示效果。
可以说,面板是国民级的消费产品,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。而我们能够用屏自由,也多亏了我国面板产业的发展,经历了从海外全面主导到国产汹涌崛起。根据Omdia数据显示,在LCD面板领域,中国从0出发,如今产能已经占到了全球份额的70%,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。
然而,如此功劳甚大的面板产业,却被中小投资者们给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称号,叫价值粉碎机。这个称呼有两个含义:
一方面,从历史数据来看,面板上市公司融资多、盈利少、分红少。以京东方为例,从2000年到2021年,通过股权融资了920亿元左右(包括大股东参与金额),累计实现净利润585亿元,累计现金分红191亿元。
另一方面,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,面板企业很难用价值投资的标准去期待,业绩波动大、股价波动大,时常有过山车的情况发生,持有体验较差。
比如,面板行业的另一家龙头公司TCL科技(控股华星光电,以下简称TCL),通过股权融资280亿元左右(包括大股东参与金额),累计实现净利润368亿,超过了融资额,累计现金分红也有122亿元,回报并不算差。
而且,仍以京东方为例来看,其分红较低的原因是前期研发投入大,攻关阶段难有分红。但从2015年起,京东方也开始对其利润进行分红,分红比率也基本在净利润总额的30%以上。
从市占率、分红等指标来看,似乎有一个结论:中国面板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的龙头,可以享受龙头的领先红利。然而,事实真的如此吗?
如果用解放战争来形容的话,现在应该是江北无战事,江南仍激战,即LCD领域格局已定,OLED领域内卷依然。
那么,这个战况是如何产生的呢?依然可以从竞争格局的维度入手,沿着那些塑造了全球竞争格局和国内竞争格局的要素,来进行剖析。
人类是视觉系生物,日常生活中有80%的信息通过视觉获得。强劲的视觉需求,形成了两个产品趋势:
从广播到电视、从固定电话到智能手机、从印刷广告牌到电子展示屏、从纸质办公到电脑作业、从燃油车到电动车,以及当下包括苹果在内的科技巨头正在研发的XR设备,都是在增加生活中屏幕的比重。因此业内常说,地球是圆的,世界是屏的。
无论家电、还是手机,都在尽可能地扩大屏幕尺寸,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。比如,电视领域,每两年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大尺寸量级。从2004年到如今,液晶电视尺寸扩大了一倍,部分旗舰产品也进入百英寸级别。
一方面,需求一直在,且不断增长,前景无需担忧。但另一方面,增长的需求,就像眼前挂着胡萝卜,要吃到、舒服地吃到,并不容易。因为,尺寸升级,也要求产线必须扩张。
这个生产过程,就像卖炒饭一样,一小份一小份地炒,显然不如炒一大份、再分成小份更划算。同时,面板也涉及到切割效率的问题,大尺寸更容易充分利用面积。因而,面板行业有着很强的产线高代际饥渴症。
每条产线都有尺寸上限,一旦下游产品需要的屏幕尺寸超过产线上限,那就需要新建一条产线,这是升级产线的性。
然而,产线动辄百亿元,投入巨大,如果运气不好赶上了需求快速变化,那就会建设完成就落后,砸钱就是打水漂。花钱就算了,花钱还得少挣钱。每一次升级,也会导致面板价格下降。这是升级产线的残酷性。
产线高代际饥渴症,是面板行业特有的属性,也是被诟病不赚钱的原因。且不说和白酒这种几乎不需要较多资本开支的行业比较,就和制造业其他领域相比,也是颇能花钱了。比如,汽车领域,虽然车型会改变,但一个生产平台就可以支持多个产品,并不会频繁地例升级。
需求的种种特性,导致面板行业的玩家们进退维谷,舍不得近在眼前的需求利润,生怕对手赚了大钱,自己之前的投资前功尽弃,不愿黯然退出;但面对一轮又一轮、且金额越来越大的产线投资,风险也越来越大,不敢贸然加码。
面板需求,很像大树。当雨水阳光适宜的话,一棵树也会长成一片森林,但是,大树再长高也并不能长上天。这也就是说,多屏的趋势不会改变,但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提升是有上限的。毕竟人手的大小有上限、人眼对色彩的识别也有上限。
因而,展望来看,熬到最后,大概率会出现产线尺寸大小不再提升的阶段,从而因尺寸导致的资本开支大幅降低。但在更薄、更高清、柔软等功能方面,仍需求不断。
英国经济学家大卫·李嘉图(David Ricardo)针对国际贸易领域,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,认为国家和国家之间,因着生产效率的不同、从而在不同产品上具有相互的优势,因而可以进行贸易、实现互利。
这也是不少国家造不如买的理论基础。在2008年以前,我国彩电生产所需的面板,也基本依靠海外进口,每年进口金额高达千亿元。
然而,和理论不同的是,资本是逐利的、而不是公益的。尤其一些公司在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后,就会在优势上贪婪。比如面板领域,2001年至2006年期间,韩国三星、LG、中国友达等六家企业,就先后召开了53次会议,来控制面板的出货量和价格。
这种贪婪在2009年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。2008金融危机爆发,中国面板企业经营压力陡增。当时正在推行家电下乡政策,对面板采购量也比较大,于是在2009年初,便组织了家电企业到洽谈面板采购。
原本是一件双赢的事情,买个批发价,也解决产能过剩,但是,没想到,企业却爽约,反将面板卖给了韩国公司。随后,韩国公司联手,把面板价格在五个月内提升了30%。
由于缺少相应的面板产能,彩电企业不得不付出高额代价、接受现实。而国内面板公司也因能力不足,错过了当时家电下乡的政策红利。
经历过这次善意变财意的惨痛教训之后,国内面板技术自主的需求,更加迫切、也更加共识。当年,国家发改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《2010年至2012年平板产业发展规划》,将自主建设TFT-LCD列为发展重点。
这就是面板行业发展的契机和导火索之一。理解这个背景,就能理解行业里的一些经营行为、算大账的说法。
当前占面板技术主流的是LCD液晶技术,技术原理是通过电压改变液晶的方向,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,继而控制相应像素点(RGB红色、绿色、蓝色)的显示或关闭,最终组合显示出各种色彩图案。
该技术最初由美国发明,但在日本发展、壮大。日本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专利,也在面板上游材料领域形成了全面布局。巅峰时期,日本面板销售占全球94%的份额,独霸天下。
虽然LCD液晶技术原理简单,但在2000年以前,对于面板后进者而言,要实现商业化并不容易。一方面会涉及到专利限制,要自研新路线新技术比较困难;另一方面,要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、确保高良品率,需要工艺、know-how积累。
因此,国内面板公司在技术方面,为了加速发展,除了自研之外,也沿用了引进-消化-再创新的路径。
比如,京东方在2003年1月,以3.8亿美元完成了对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(Hynix)的TFT-LCD(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)业务的收购,包括产线设备、知识产权等,随后,技术研发开始加速。十几年后的2017年底,京东方率先投产了自主产权的10.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,这也是全球第一条。
比如,TCL在2007年和韩国三星达成了技术合作协议,在合作中积累了相关经验。2009年11月,TCL和深圳市政府合资成立华星光电,随后很快公司就吸引到了200多名工程师加盟,带来了丰富的生产经验。如今,TCL自研的HVA技术,也成为公司产品的技术支柱。
再比如,上海和辉光电的核心技术人员森本佳宏,也先后在日本企业三洋、中国企业统宝光电任职二十八年。并在2017年加入公司,任总工艺师。
比如,韩国现代集团在1990年就从日本引进了LCD技术以及完整产线;三星公司不仅获得了美国公司的技术许可,同时还在日本设立研发机构,大量雇佣日本工程师,可谓是偷师学艺。
中国面板产业的发展,也源于日本面板公司的授权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,日本面板企业遭遇经营压力,不得已和公司签署了TFT-LCD技术的转让合同、来赚专利费,继而有了面板行业的壮大,在2003-2009年时一度占据了全球40%的份额。
那么,不通过技术引进、完全走自主自研的道路,可行吗?当然可行,但是,需要更长的时间、更多的资金。这对于企业而言,是非常大的生存挑战。
如今,基于产业发展、人员流动、专利多次授权等因素,以及LCD技术本身也没有大变化的状况,可以说,LCD在国内也基本没有太大技术壁垒了。但技术变革并没有停止。
目前技术的较量在OLED路线。和LCD相比,OLED把背光源取消,而改用可以自己发光的有机材料。相比之下,OLED的屏幕更薄、色彩更清晰,响应速度也更快,而且柔性也有提升、更适合可穿戴设备,比如XR虚拟/增强现实产品等。
在OLED领域,技术竞争也呈现了两个趋势:第一,韩国企业仍领先。中小尺寸,三星占比达到43%,LG为10%,合计一半份额;大尺寸领域则由韩国企业垄断。
第二,中国企业追赶速度在加快。在2019年末,三星独霸中小尺寸领域,份额一度达到88%,中国企业总占比仅为3%;但如今,中国企业总占比已经达到了30%,四年十倍、增长显著。2024年3月,京东方投建的国内首条第8.6代AMOLED生产线奠基,继续加快大尺寸迈进的步伐。
不过要承认的是,在面板上游的材料领域,我们依然和日本企业有着较大差距,这也是影响竞争格局的潜在卡脖子要素。目前材料端仍是市场化运行,国产材料自研也有进展。
展望来看,LCD技术日益成熟,资本开支会逐渐减少,但技术进入壁垒也在降低。而OLED技术,则依然处于激烈赛跑、持续投入中,我国企业和韩企的技术代差,比LCD那时要小,也具备了正面较量的能力。
新的产品出现,有爆发性,就像智能手机、就像当前的XR设备等。新的功能出现,也有可能带来爆发性,比如手机端,基于屏幕的指纹识别,也会带来一次较大的换机潮。在爆发阶段,新产品渗透率会快速实现从0到60%。这种爆发性强的阶段,可以称之为创新周期。
创新周期开启时,对应的是收入、利润的快速增长;渗透率提高后,则增速会显著下降,继而呈现出高低切换的周期性。
每家面板企业都希望抓住创新浪潮,但是,从实际运营来看,预测消费周期是困难的。因此,大部分面板企业的做法是,成为头部消费电子的供应商,不预测,只跟随。
一方面,行业整体不断升级产线、造成新旧淘汰;另一方面,当行业内有公司发布高世代产线后,其他公司也不得不跟随,从而进一步加大新旧产线切换的影响,导致旧产线产品价格跌幅加大,企业盈利受到冲击。
需求是快速爆发的,但供给是需要时间的。因而时常会出现,需求爆发时,供给不足;新增供给开始释放时,需求又减少了。供需之间,从不足到过剩、到平衡、再到不足,交替往复。这个特点,在那些下游具备较强爆发性、而自身是重资产的领域,基本都会体现,比如存储芯片行业。
需求不足、产能过剩、供需错配,有时同时发生,有时单一发生。对应企业的经营而言,周期的体现就是:盈利状况的上下波。